公司动态

公司动态

大力发展园区经济 全面建设“产业强区”

2023-06-14

产业园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,也是构筑现代产业体系、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。近年来,威海市环翠区深入贯彻落实“产业强区”战略,精准高效建园区、聚产业、提质效、优服务,建成总占地4980亩的6个制造业园区和1处浅海科技湾区,聚集铝精深加工、碳纤维新材料等7个领域72家企业项目聚点成链、抱团成群。

一、推行“一园一链”,塑强园区主导产业。瞄准产业前沿领域和短板弱项,加大建链引链、延链补链、强链壮链力度,针对性布局建设项目、培植引进企业、做强产业配套,打造特色化、专业化、精细化的产业园区。

(一)聚力“建链引链”。紧盯绿色低碳、节能环保等产业方向,明确园区发展主题,建立区级专班招商、园区自主招商、龙头以商招商相结合的招商机制,精准引进行业龙头、专精特新、科研院所、领军人才等,持续提升园区主导产业核心引力。促成与全国唯一一家节能环保类央企-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合作,投资30亿元建成中节能环保产业园,带动引入东茂智能、奥牧科技等关联企业11家,实现节能环保产业“无中生有”“由弱到强”。

(二)聚力“延链补链”。紧盯辖区制造业链主型企业,全面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点与分布,对内支持关联企业膨胀谋拓展,对外强化关键项目招引补链条,实现产业链“短什么延什么、缺什么补什么”。依托海鑫新材料“链主”和“朋友圈”资源,谋划打造了铝精深加工产业园,引进爱华海、宏信等500强企业2家、中科院成果转化项目和行业龙头拓展项目2个,产业链条拓展至传统铝罐应用升级、新型材料成像、精密医疗合金构件等多个领域,2个项目计划年内投产,所有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70亿元。

(三)聚力“强链壮链”。紧盯提升产业链竞争力、控制力,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,鼓励高校院所、社会资本向园区聚拢,支持园区内企业开展“卡脖子”和颠覆性技术攻关,共建科研平台、共促科研创新、共享科研成果。目前,与40余所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,近三年开展产学研合作135项,吸引中欧膜技术研究院、激光通信研究院等9家科研院所落地分支或项目,年均授权发明专利40件,完成技术交易合作196亿元,带动形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1家,培育省级“瞪羚”、制造业单项冠军、“专精特新”等企业62家,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二、突出“效益为王”,提升园区发展质效。破除传统制造业园区自然聚集、业态混杂发展弊端,严格项目准入退出、资源合理配置、园区协同联动,加速培育经济效益好、具有业内话语权的成熟园区。

(一)强化整体统筹。充分考虑周边产业分布、关联基础配套、承载能力等客观因素,提前谋定园区主攻方向,推动园区招商、建设、运营、升级“全过程”发展,建立严格的政企联审项目准入机制,拟入园项目需通过园区运营机构、专班牵头单位、属地镇街三方审查,严禁产业定位不符、小散乱污等企业随意入驻,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、同质化竞争。目前,6个制造业园区已对90余个项目进行审查,42个优质企业顺利落户。

(二)优化资源配置。围绕产业发展导向,结合区域资源禀赋,合理引导资金、土地、人才等资源要素加快聚集。比如,深入推进经略海洋,抢抓海洋综合试验场纳入国家、省市重要战略的契机,争取市区两级投入6.5亿元,整体推进试验场两侧岸基资源开发,打造了8万平方米远遥浅海科技湾区;同时,围绕补齐湾区产业承载能力不强短板,启动了4130亩传统制造业园区“工改工”项目,承接湾区海洋电子信息、海洋智能装备类项目加速落地、投产达效。湾区建设2年以来,建成1处院士工作站,打造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6个,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,预计今年订单过亿元、产值超6000万元。

(三)是深化协同联动。围绕用好不同园区间金融基金、运营服务、仓储物流等通用资源,组建园区“通用资源共享库”,并定期组织各园区运营商开展外出考察、座谈交流,促进园区构建资源流动互补、管理经验共享、产业链条联动、品牌价值协同的良性发展格局。2022年,在13支总规模51.43亿元的产业基金、4家专业运营服务机构、130名人才库专家的叠加赋能支持下,6个园区克服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,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%。

三、做好“精准服务”,优化园区营商环境。坚持把优服务、强保障作为加快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,紧抓机制、政策、要素三个关键,提升园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。

(一)完善机制保障。建立“园长负责制”管理体系和园区产业关联单位联席会议制度,区级领导牵头分包园区,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靠前服务,会同专业运营商谋划确立园区发展作战图、时间表、任务书,开展“挂图作战”,动态跟踪、定期评估园区运营情况,打通梗阻、及时推进园区既定事项。截至5月底,累计召开联席会议4次,印发重点项目通报10期。

(二)加强政策保障。深入推进“营在环翠”上门惠企行动,梳理各级政策157条,编制“一企一策”手册51本,登门送政策、问需求、解疑惑,帮助高成长型企业知政策、懂政策、享政策,进而提升各园区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。2022年以来,减税降费20.3亿元,兑现区级扶持资金1.07亿元,争取无偿资金12.3亿元,争取专项债和专项借款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政策资金额度50.5亿元。

(三)做好要素保障。坚持“要素跟着项目走”,搭建问题诉求、技术需求、资金需求和配套需求“四维一体”园区政企直通车平台,全力开展“企业大走访”活动,梳理“四张清单”,打通快办渠道,用最短时间帮助园区企业解决各类实际问题200余项,帮助19家企业成功申领各类贷款33亿元,引入高层次人才15名,解决用工需求1178人次,护航园区企业集中精力谋发展,全神贯注提效能。


声明:本网站刊载的部分文字、图片等在网络搜集整理,如原作者不愿意刊登在本网站,请及时通知我们,予以删除。

回到顶部